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正文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简介

1、专业发展介绍

重庆理工大学焊接专业于1997年建立,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恢复成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校,201111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依托专业成立重庆市焊接领域唯一的省部级科研平台“重庆市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重庆市本科一流专业”、“重庆理工大学特色专业”,2020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单位。所依托的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重庆市一流学科以及重庆市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发展历程


2、师资队伍

专业成立以来6/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重庆市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级教学名师1人,高级职称占比75%,博士占比75%。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且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先后8名专任教师获得国际焊接学会颁发的IWE(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依托焊接专业教师团队组建的教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重庆理工大学“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3、专业特色

致力于建设具有“新工科”内核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提出适应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具备学科交叉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立足教科融合、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的“三融合”模式,形成智能焊接制造、电子微连接与封装制造两个人才培养特色方向,系统构建交叉专业知识体系,聚焦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能力。

智能焊接制造

电子微连接与封装制造

4、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焊接工艺、结构、装备、质量控制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能源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从事焊接结构及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及智能化、质量检测及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主修课程

1)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传输原理、电工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金属学与热处理、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电源及其智能控制、焊接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检验与智能识别

2)专业特色课程

智能焊接制造方向:焊接过程自动控制及应用、焊接机器人技术与系统、计算机辅助与智能焊接制造

电子微连接与封装制造方向:电子微连接技术原理、电子封装技术及可靠性、电子制造技术基础概论

6、教研教改与教学资源

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数字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顶层设计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融合等多方面加强改革力度。近五年先后承担教育部、重庆市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8项,拥有省部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3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形成了汇集“材料—工艺—装备—控制”等核心要素的优质教学资源体系。新建了智能焊接制造实验室、虚拟焊接制造实验室、电子封装制造实验室、机器人焊接制造实验室等专门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先后在东方电气集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安道拓鱼复(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重庆联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建立了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突出,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单位。

7、科学研究

以学科优势为基础,面向重庆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依托科研优势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方向,科研教学协同互馈发展,在“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具备了突出的区域优势,建设有重庆市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校企共建实验室或创新实践基地6个。近十项专利成果获得转化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十数亿元。

8、人才培养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载体,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培养的学生近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等级别科技作品竞赛奖励数十项,其中,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及以上获奖24项,省部级获奖26项。培养的学生主持完成各类科研立项60余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6项,重庆市级项目24项。不但关注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人文素质塑造,丰富人才培养的教育内涵,致力于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品牌,有力地促进了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9、专业宣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