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子以专业实践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3月17日,巴南区尚善幼儿园,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子设计的“触觉科学课”让30余名“星星的孩子”露出惊喜笑容。志愿者们巧妙运用静电原理,让气球“吸”起彩色卡纸;通过水杯叠层与色素扩散,模拟出绚丽的“彩虹桥”现象。“看!七彩粉末在指尖跳舞啦!”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尝试,用指尖感受科学的奇妙。结合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志愿者们反复优化实验方案,将复杂的材料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视觉体验。

“真空层就是保温杯的‘保暖衣’,热气休想溜走!”3月15日,在龙洲湾养老院,00后志愿者林子豪操着地道重庆话,把《功能材料学》中的热传导公式拆解成“保温杯三件套”故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老人们触摸杯壁温差,直观感受科技的奥秘,83岁的李爷爷高兴地说:“这些娃儿讲得通透,连我这种‘文盲’都听得懂!”

这种科学实验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让特殊儿童、孤寡老人在科学的光芒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这个雷锋月,材料学子正以独特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青年学子们走出实验室、走进社区、走进基层,用专业实践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以材料学科之“真学问”破解社会需求,以工匠精神之“真功夫”传递科技温度,让“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我们要让每颗材料螺丝钉既能在实验室攻坚卡脖子技术,也能在社会服务中绽放光芒。”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青年引领青年”,聚焦“钉钉子精神”,在青年学子中组织开展“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引导在校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弘扬“螺丝钉精神”,续写雷锋故事。9年来,通过有组织志愿服务行动,“材料科普”、“科技适老”两大品牌体系已渐趋成熟,师生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科普宣讲系列活动,累计服务已超3000人次。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 + 志愿服务”模式,强化青年学子思想引领,积极拓展更多的科技志愿服务平台,让青春智慧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彩,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承与发扬,成为青年一代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